首页 在线词典 二三子的详情

èr

sān

二三子

拼音: èr sān zǐ

注音:ㄦˋ ㄙㄢ ㄗˇ

  • 词语解释:

    三子èrsānzǐ

    (1) 诸位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all of you
  • 引证解释:

    ⒈ 犹言诸君;几个人。

    《论语·八佾》:“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鐸。”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眷我二三子,辞义丽金雘。”
    唐韩愈《山石》诗:“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宋梅尧臣《春日游龙门山寺》诗:“还邀二三子,共到凿龙游。”
    清叶廷琯《鸥波渔话·黄子久别居》:“余居是山,夏初与二三子相羊瀑流间,得芝草三耦。”

  • 国语词典:

    犹言诸位。

  • 网络解释:

    二三子

  • 古语。
  • 读音:èr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 读音: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读音: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