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词典 内三郎的详情

nèi

sān

láng

内三郎

拼音: nèi sān láng

注音:ㄋㄟˋ ㄙㄢ ㄌㄤˊ

  • 词语解释:

    北魏宫中宿卫官。
  • 引证解释:

    ⒈ 北魏宫中宿卫官。

    《魏书·陆真传》:“世祖初,以真膂力过人,拜内三郎。”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门未及闭,内三郎豆代田帅众乘胜入西宫。”
    胡三省注:“内三郎, 魏宿卫之官也,三郎将领之。又按魏道武帝天兴初置幢主、幢将,立内三郎。内三郎,卫士也。”

  • 网络解释:

    内三郎

  • 内三郎,是汉语词汇,拼音是nèi sān láng,解释为北魏宫中宿卫官。
  • 读音:nèi

    1. 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3. 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1. 古同“纳”,收入;接受。

  • 读音: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读音:láng

    1.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郎。郎才女貌。

    2.  对某种人的称呼:货郎。女郎。

    3.  旧时妻称夫或情人:郎君。

    4.  封建时代的官名:郎中(a.古官名;b.中医医生)。侍郎。员外郎。

    5.  姓。

    1.  〔屎壳郎〕“蜣螂”的俗称。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