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词典 突厥文的详情

jué

wén

突厥文

拼音: tū jué wén

注音:ㄊㄨ ㄐㄩㄝˊ ㄨㄣˊ

  • 词语解释:

    也称“鄂尔浑叶尼塞文”。因近世文献发现于蒙古鄂尔浑河、叶尼塞河流域,故名。公元6至10世纪,由突厥、回鹘、黠戛斯、骨利干等操突厥语的民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可双向横写。
  • 国语词典:

    突厥、回纥等族使用的文字。基本上是一种音节文字,约由三十八到四十个符号组成。每个符号表示一个元音与辅音或双辅音。通常由右向左横写。现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留有一些碑铭与抄本。

  • 网络解释:

    突厥文

  • 突厥文(Turkic script),7~10世纪突厥、维吾尔、黠戛斯等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又称鄂尔浑-叶尼塞文、突厥卢尼克文。通行于鄂尔浑河流域、叶尼塞河流域以及今中国新疆、甘肃境内的一些地方。突厥文各种文献中所用字母数目不一,形体多样,一般认为有38~40个。大部分源于阿拉米字母,一部分来自突厥的氏族或部族标志,还有一些是表意符号。词与词之间用双点:分开,但是偏正词组有时写在一起。行款一般从左至右横写,也有从右至左的。
  • 读音:tū

    (1)(副)猝然;突然。

    (2)(动)猛冲:~围|~进。

    (3)(副)突然:~增|~减。

    (4)(形)高于周围:~出。

    (5)(名)古代灶旁突起的出烟火口;相当于现在的烟筒:灶~。

  • 读音:jué

    (1)(动)失去知觉;不省人事;晕倒;气闭。

    (2)(代)其;他的:~后|~文。

  • 读音: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