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词典 拜火教的详情

bài

huǒ

jiào

拜火教

拼音: bài huǒ jiào
  • 词语解释:

    又称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波斯文:مزدیسنا),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在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也是中亚等地的宗教。是摩尼教之源,在中国称为"祆(xiān)教"。北魏时,祆教传入中国洛阳。

  • 国语词典:

    祆教的别名。参见「祆教」条。

  • 词语翻译

    英语
    sunworship,Zoroastrianism,seealso祆教[Xian1jiao4]
    法语
    Zoroastrisme
  • 1、例如,在伊朗的拜火教徒,传统上将尸首放置于塔内供秃鹫啄食,如此身体不堕尘土。
  • 2、人们避恶从善、弃暗投明,就应该崇拜火光及日月星辰,故中国古人称其为“拜火教”“火祆教”“祆教”,其神为“胡天”神,“祆”神。
  • 3、甚至是波斯袄教的《阿维斯托经》也从其中剽窃了大量的经义和故事。
  • 4、另一种丧葬仪式则要古老些,它来自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该教起源于古代波斯(今伊朗)。
  • 5、在阴沉的寂静中印度国歌奏响了,接着是一连串的祷告者,代表着包括拜火教在内的五种信仰,拜火教是杰姆希德基塔塔最初的信仰。
  • 6、游戏的故事情节和设置借用大量从拜火教
  • 7、大不里士城东的萨维兰山是拜火教圣地,其它著名古迹还有蓝色清真寺、坎得万石洞村、黑教堂等。
  • 8、他的殿堂中有基督徒、印度教徒、奢那教徒以及拜火教徒,高级官员中也有很多是印度教徒。
  • 9、拜火教认为身体是不纯洁的,不应该在死后经过埋葬或火葬来污染大地。
  • 10、南北朝时传入中国,称袄教、火袄教或拜火教
  • 读音:bài

    1.过去表示敬意的礼节:对~。叩~。跪~。引恭敬地:~托。~访。~望。~请。[礼拜]宗教徒对神敬礼或祷告。转周、星期的别称。

    2.行礼祝贺:~年。~寿。

    3.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结成某种关系:~将。~师。

    [拜拜](外)再见。引结束某种关系。

  • 读音:huǒ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

    (8)(Huǒ)姓。

  • 读音:jiào

    1. 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2. 使,令:风能教船走。

    3.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4. 姓。

    1. 传授:教课。你教给我做。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