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词典 手势语的详情

shǒu

shì

手势语

拼音: shǒu shì yǔ

注音:ㄕㄡˇ ㄕˋ ㄩˇ

  • 词语解释:

    手语的一种。参见"手语"。
  • 引证解释:

    ⒈ 手语的一种。参见“手语”。

  • 网络解释:

    手势语

  • 俗称“哑语”、“手势”。手语中的一种,以手的动作和面部表情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手段。使用时,多半有上肢和身体的动作,在表达体系上有两类:(1)不完全遵循有声语言的语言规律,表达过程无严密的顺序。(2)完全遵循有声语言的语法规律,表达过程与口语、书面语一致。因手的表现力有限,故表达概念不如有声语言准确,且难以表示抽象概引念。在聋人教育中,需结合其他语言形式加以运用。
  • 读音:shǒu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 读音:shì

    (1)(名)势力:权~。

    (2)(名)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趋向:~如破竹。

    (3)(名)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地~。

    (4)(名)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趋~|局~。

    (5)(名)姿态:手~。

    (6)(名)雄性生殖器:去~。

  • 读音:yǔ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1. 告诉:不以语人。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