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语大全 传檄而定的详情

chuán

ér

dìng

传檄而定
  • 解释:

    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 语法:

    作谓语;指不战而胜

  • 示例:

    获操则威震天下,中原虽广,可传檄而定。

  • 1、好吧,虽说根据黄巢入关之中,这些关中兵将们,连望风而降都谈不上,可谓传檄而定,但总的来说,这些濒临忠诚警戒值得藩镇,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
  • 2、豫州其余诸郡大多是黄巾占据,有管亥前番书信,想必皆可传檄而定
  • 3、旅顺既下,本帅提兵自天津迫京师,天下传檄而定,大业即成。
  • 4、在特殊的情况下,有些叛乱是可以传檄而定的。
  • 5、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
  • 6、通电所至,举国沸腾,谓天下传檄而定
  • 7、而前几天遇到的那些太平天国,就是正在北伐的太平天国士兵,按照历史他们的目标是要北伐,然后打入北京城,这样太平天国就可以传檄而定江山了。
  • 8、更率众鸣鼓建旗,逾太行,入上党,先声后实,传檄而定
  • 9、以图相机剿灭,幸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夹攻,逆贼可擒,京东西可传檄而定也。
  • 10、这支太平军的战略目的是想要打下北京城,然后把天下传檄而定
  • 读音:chuán

    1.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 读音:xí

    (1)(名)檄文。

    (2)(动)〈书〉用檄文晓谕或声讨。

  • 读音:ér

    1.  古同“”,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 读音:dìng

    (1)(形)平静、稳定

    (2)(动)决定;使确定:~计划。

    (3)(动)约定:~单。

    (4)(形)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下来。

    (5)(形)规定的:~规。

    (6)(副)必定;一定:~去。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