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语大全 勃然大怒的详情

rán

勃然大怒
  • 解释: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 语法:

    勃然大怒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人突然生气变脸色。

  • 示例: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 1、一个外向型经济大国日益繁荣,不过其贸易伙伴勃然大怒
  • 2、有时丈夫会保持沉默,但有时会勃然大怒,造成夫妻口角和家庭不和。
  • 3、赌钱的伪警察们勃然大怒,唯独唱京戏的伪警察仍兴趣正酣,摸着黑,唱起西皮倒板:“一马离了西凉界,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
  • 4、我的勃然大怒使我自己也吃了一惊。
  • 5、当女孩儿们的男朋友直勾勾地老盯着其他美妞看的时候,她们很容易就勃然大怒
  • 6、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 7、刘瑾受贿便欲治李高死罪,闻知陶琰从中作梗,勃然大怒,假传圣旨把陶琰押入大牢,将近两月等待陶琰告饶伏罪。
  • 8、父亲受刑,爱妾被抢,奇耻大辱令吴三桂勃然大怒,说了一句:“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
  • 9、只要别人的意见稍有抵触,他就勃然大怒起来。
  • 10、厉王听了这话勃然大怒,他大声喝道:“好一个胆大包天的贱民,你竟敢以乱石充玉欺骗我!”。
  • 11、一个外向型经济大国日益繁荣,不过其贸易伙伴勃然大怒
  • 12、有时丈夫会保持沉默,但有时会勃然大怒,造成夫妻口角和家庭不和。
  • 13、赌钱的伪警察们勃然大怒,唯独唱京戏的伪警察仍兴趣正酣,摸着黑,唱起西皮倒板:“一马离了西凉界,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
  • 14、我的勃然大怒使我自己也吃了一惊。
  • 15、当女孩儿们的男朋友直勾勾地老盯着其他美妞看的时候,她们很容易就勃然大怒
  • 16、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 17、刘瑾受贿便欲治李高死罪,闻知陶琰从中作梗,勃然大怒,假传圣旨把陶琰押入大牢,将近两月等待陶琰告饶伏罪。
  • 18、父亲受刑,爱妾被抢,奇耻大辱令吴三桂勃然大怒,说了一句:“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
  • 19、只要别人的意见稍有抵触,他就勃然大怒起来。
  • 20、厉王听了这话勃然大怒,他大声喝道:“好一个胆大包天的贱民,你竟敢以乱石充玉欺骗我!”。
  • 读音:bó

    1. 突然,忽然:勃然(a.突然,如“勃勃大怒”;b.兴起的样子,如“勃勃作色”)。

    2. 变色的样子:勃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

    3. 旺盛,兴起:勃起。勃发。勃蓬。

    1. 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 读音:rán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

  • 读音: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读音:nù

    (1)(形)生气;愤怒

    (2)(形)形容气势很盛:~放|~潮。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