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词典 士大夫的详情

shì

士大夫

拼音: shì dà fū

注音:ㄕˋ ㄉㄚˋ ㄈㄨ

词性: 名词
  • 词语解释:

    士大夫shìdàfū

    (1) 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

    充乎士大夫之列
    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周容《芋老人传》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苏轼《石钟山记》
    literati and officialdom in feudal china;scholar-bureaucrat
  •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周礼·考工记序》:“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
    郑玄注:“亲受其职,居其官也。”
    《晋书·夏侯湛传》:“僕也承门户之业,受过庭之训,是以得接冠带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
    宋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居要津者密相付授,见士大夫有稍慕洁修,麤能操守,輒以道学之名归之。”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一:“宋世士大夫最讲礼法,然有不可解者二:仕宦卒葬,终身不归其乡,一也;阀閲名家,不以再嫁为耻。”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思懿是一个自小便在士大夫家庭里熏陶出来的女人,自命知书达礼,精明干练。”

    ⒉ 将佐;将士。

    《吴子·励士》:“於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饗士大夫……行之三年, 秦人兴师,临於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
    明柯维骐《<史记>考要》卷八:“《周礼》师帅皆中大夫,旅帅皆下大夫,卒长皆上士,两司马皆中士,而皆统於军将,故曰士大夫。”

    ⒊ 士族;士族中的人。

    《南史·江斅传》:“﹝纪僧真﹞谓帝曰:‘臣小人,出自本县武吏,邀逢圣时,阶荣至此。为儿昏,得荀昭光女,即时无復所须,唯就陛下乞作士大夫。’”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纔记姓名。”
    范文澜《唐代佛教·引言》:“南朝士大夫有谈玄(玄学也是一种麻醉剂)的习惯。”

  • 国语词典:

    旧称在职居官的人。

  • 词语翻译

    英语
    scholar officials
    法语
    fonctionnaire, mandarin (personne)​, personne cultivée
  • 网络解释:

    士大夫 (词语释义)

  •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的士人和官吏之统称。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社会上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
  • 政治是绝大多数“士大夫”人生的第一要务;但同时,他们的文化素养也决定了他们是文学、书法、绘画、篆刻、古董收藏等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
  • 1、???????包括此后汉族士大夫向鲜卑皇室提出的均田制、三长制等等,均得到了部分的实现。
  • 2、当是时,凶竖得志,士大夫皆丧其气矣。
  • 3、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 4、在中国,随着士大夫们加入禅僧队伍,文学上开始出现了富有禅意和禅趣的作品。
  • 5、最值得注意的是,士大夫通过宗族建设来移风易俗,维护社会秩序,造成宗族乡约化,进而组织化。
  • 6、此人三十有余,身材高挑,面容英俊,牙齿光洁,比想象的士大夫年轻许多;衣着朴质朝服,但每条丝线缝针,皆为对称,颇为工整,可见其宫廷之外,也是很有品味。
  • 7、《士相见礼》除了记载士与士相见的礼节之外,还记载了由此推及的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士大夫见于国君等仪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贵族阶层的交际礼仪,下面略作介绍。
  • 8、换一句话,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
  • 9、民本主义思想是中国历史重要的文化和精神遗产,是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君主和士大夫阶层的统治之道。
  • 10、大名士俞曲园尝言,识伯雄于吴下,须眉皓然,一望而知为君子,吴中士大夫儿童走卒无不望车尘而拜迎。
  • 读音:shì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

  • 读音: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读音:fū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3.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

    1. 文言发语词:夫天地者。

    2.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夫。

    3.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夫猫至。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