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语大全 刍荛之言的详情

chú

ráo

zhī

yán

刍荛之言
  • 解释: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 出处:

    《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 语法:

    作宾语;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 示例:

    巧匠何曾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 ◎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

  • 读音:chú

    (1)(名)喂牲畜的草:反~。

    (2)(动)割草:~牧田中。

  • 读音:ráo

    1.  柴草,割柴草:行牧且荛。

    2.  采柴草的人: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后多指在野之士)。荛竖。

    3.  “芜菁”的别称。

  • 读音:zhī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读音: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