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语大全 举一反三的详情

fǎn

sān

举一反三
  • 解释:

    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语法:

    举一反三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示例:

    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举一反三”的效验。(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

  • 1、这样,阅读古书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 2、孔子提出教学要因材施教。还主张教学要实行启发式,举一反三,使学生闻一知十。
  • 3、就算有新花样,三下两下就用本能倒字塔分解了,新的是形式,而不是内涵。举一反三能够节省我们很多多余的过程,需要我们有一个善观善思的大脑,需要我们将知识在相似的情况下牵移对照。
  • 4、老师说如果懂得这些知识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地知道其它类似的知识。
  • 5、另一方面,新闻媒体揭露消极腐败现象,起着举一反三、以一儆百的抑制作用。
  • 6、由此可举一反拓展我们的视野。
  • 7、这世界上有的人举一反三,一教就会,但也有无论怎么教仍是顽石难以点头的人。
  • 8、所有的条件格式都可以利用这个属性,因此,我希望用户能够发挥创造力,举一反三
  • 9、妈妈举一反三的教我怎么煮东西吃。
  • 10、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举一反三,以一知万。
  • 读音:jǔ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

  • 读音: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读音:fǎn

    (1)(动)回;还:~击。

    (2)(动)反抗;反对:造~。

    (3)(动)翻转:~复。

    (4)(动)推及:举一~三。

    (5)(形)与“正”相对:~面。

    (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

  • 读音: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