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词典 方外人的详情

fāng

wài

rén

方外人

拼音: fāng wài rén

注音:ㄈㄤ ㄨㄞˋ ㄖㄣˊ

  • 词语解释:

    不涉尘世或不拘世俗礼法的人。多指僧﹑道﹑隐者。
  • 引证解释:

    ⒈ 不涉尘世或不拘世俗礼法的人。多指僧、道、隐者。

    宋李颀《古今诗话·诗瓢》:“唐末蜀州有唐求,放旷踈逸,方外人也。”
    明方孝孺《失砚叹》诗:“少时得之方外人,四座传翫皆叹息。”
    《老残游记》第十五回:“我辈都是同官,不好得罪他的; 补翁是方外人,无须忌讳。”

  • 国语词典:

    称僧道等出家人。《老残游记.第一九回》:「你究竟是方外人,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天下督抚谁不护短?这官保已经是难得的了。」也作「方外之士」、「方外之人」。

  • 成语解释

    【解释】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你究竟是方外人。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

    【近义词】方外之人

    【语法】方外人作主语、宾语;指僧道。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方外人

  • 方外人,读音fāng wài rén,是汉语词语,意思是不涉尘世或不拘世俗礼法的人。
  • 读音:fāng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 读音:wài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读音: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