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词典 黄鹤楼的详情

huáng

lóu

黄鹤楼

拼音: huáng hè lóu

注音:ㄏㄨㄤˊ ㄏㄜˋ ㄌㄡˊ

  • 词语解释:

    黄鹤楼Huánghè Lóu

    (1) 我国古代的著名楼观。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鹄(鹤)矶头。传说古仙人子安从此地乘鹤而去

    Tower of Yellow Crane
  • 引证解释:

    ⒈ 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历代屡毁屡建。解放后建长江大桥时已拆除,楼前塔已迁至附近的高观山。1985年在今址( 蛇山西端高观山西坡)重建落成。古今诗人题咏者甚众,以唐崔颢、李白之作最著名。

    《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磯为楼,名黄鹤楼。”
    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餘黄鹤楼。”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宋陆游《入蜀记》卷五:“黄鹤楼,旧传费禕飞升於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号为天下絶景。”

  • 国语词典:

    位于湖北省武昌县临接长江大桥之蛇山山顶的阁楼。相传费文袆登仙,尝驾黄鹤憩于此,故称为「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 网络解释:

    黄鹤楼 (唐代崔颢所作七言律诗)

  •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 1、长江边,武昌黄鹤楼遗址,现已被武汉长江大桥占用。
  • 2、黄鹤楼附近行道树多姿多彩记者李辉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4、照着莫北目前的广告效应,后天的黄鹤楼必定是万人空巷。
  • 5、我是见过的,所以我想,黄鹤楼总该会有成群结队的仙鹤吧。
  • 6、近日,记者在武昌区黄鹤楼学校小学部了解到,该校在批改作业上推行“希望式作业评价方式”,不准老师在学生作业本上打叉。
  • 7、故人西辞黄鹤楼,今朝一别两地走;烟花三月下扬州,白云一片空悠悠。孤帆远影碧空尽,思念之情永随君;唯见长江天际流,若干年后再聚首。朋友,愿今夕分离,千万别忘记哟!
  • 8、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之巅,自古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 9、我有些茫茫然,因为当我站在黄鹤楼面前,当我又读响那几首耳熟能详的诗句,只感到周身空荡荡、虚飘飘。
  • 10、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读音:huáng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 读音:hè

    (名)鸟类的一属;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海岸捕食鱼和昆虫。常见的有白鹤、灰鹤等。

  • 读音:lóu

    (1)(名)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子:一座~|大~|高~大厦。

    (2)(名)楼房的一层:一~|二~。

    (3)(名)(~儿)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城~。

    (4)(名)用于某些店铺的名称:首饰~|萃华~。

    (5)(名)(Lóu)姓。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