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词典 襦袴歌的详情

襦袴歌

拼音: rú kù gē

注音:ㄖㄨˊ ㄎㄨˋ ㄍㄜ

  • 词语解释:

    东汉廉范为蜀郡太守,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时人作歌颂扬之:"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褲。"后遂用"襦袴歌"作为对官吏惠民德政的称颂。
  •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襦袴”。

    东汉廉范为蜀郡太守,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时人作歌颂扬之:“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
    唐张玄晏《授李思敬武军李继颜保大军节度使制》:“不乏循良之称,亟彰持重之名,继成襦袴之歌,显著山河之誓。”
    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宾客不见綈袍惠,黎庶未霑襦袴恩。”
    宋司马光《送峡州陈廉秘丞》诗之二:“襦袴嗟来暮,簪绅惜外迁。”

  • 网络解释:

    襦袴歌

  • 廉范做蜀郡太守,废除禁止百姓夜间点灯做事的制度,老百姓用《五绔歌》来歌颂他的功绩,后遂用“襦袴歌”作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 读音:rú

    (名)〈书〉短衣、短袄。

  • 读音:kù

    同“”。

  • 读音:gē

    (1)(名)歌曲:民~|山~儿|唱一个~儿。

    (2)(动)唱:~者|高~一曲。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