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造句 侗族大歌的造句
  • 1、声音大歌是侗族大歌中最富有音乐性和艺术研究价值的代表曲种。
  • 2、广西三江“二月二”侗族大歌节敬女神“萨细”祈福。
  • 3、所以从功能主义的理论视野探究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及其现代嬗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4、以上就是笔者以声乐视角去研究侗族大歌的重要原因。
  • 5、改革开放以来,侗族大歌走向中外乐坛大雅之堂,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
  • 6、侗族大歌对于培养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 7、笔者选择将侗族大歌引入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以此来作为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突破口。
  • 8、也有老师提出,将各地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等方式融入教学中,比如贵阳的花棍舞、簸箕画;黔东南的苗绣、侗族大歌、锦鸡舞等。 
  • 9、对上述诸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根据传承现状提出对侗族大歌保护与弘扬的具体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10、侗族大歌以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且音调优美动听而闻名于世。
  • 读音:dòng

    1.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侗族。侗剧。

    2. 〔侗胴〕形状。

    3. 诚实的样子。

    1. 幼稚,无知。

    1. 同“统”。

  • 读音:zú

    (1)(名)家族

    (2)(名)古代的一种酷刑;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甚至他母亲、妻子等的家族:~刑。

    (3)(名)种族;民族:汉~。

    (4)(名)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语~。

  • 读音: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读音:gē

    (1)(名)歌曲:民~|山~儿|唱一个~儿。

    (2)(动)唱:~者|高~一曲。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