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词典 大耳儿的详情

ěr

ér

大耳儿

拼音: dà ěr ér

注音:ㄉㄚˋ ㄦˇ ㄦˊ

  • 词语解释:

    指刘备。备耳大﹐能自顾见之﹐故称。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 引证解释:

    ⒈ 指刘备。备耳大,能自顾见之,故称。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后汉书·吕布传》:“﹝曹操﹞乃命缓布缚。 刘备曰:‘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 操頷之。

    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
    明陈刚中《白门》诗:“布死城南未足悲, 老瞒可是算无遗,不知别有三分者,只在当时大耳儿。”
    亦称“大耳翁”。 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公曰:‘大耳翁未之觉也。’”

  • 网络解释:

    大耳儿

  • 东汉末年,刘备募兵参加镇压黄巾,数有战功,先后任安喜尉、高唐令、平原县令、平原相。曹操攻打陶谦,欲夺取徐州,陶谦求救于刘备。
  • 读音: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读音:ěr

    (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

    (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

    (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

  • 读音:ér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