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语大全 郑卫之音的详情

zhèng

wèi

zhī

yīn

郑卫之音
  • 解释: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 出处:

    《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 语法:

    作宾语;指淫乐

  • 1、“寡人今日听郑卫之音,呕吟感伤,扬激楚之遗风”,“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 2、晚唐五代的郑卫之音、流靡之变太低俗,南唐君臣的亡国之音太哀伤,都不适合大一统王朝的时代气氛。
  • 3、雅乐即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舞蹈,形成于西周初年,与代表民间俗乐的“郑卫之音”相对应。
  • 4、“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
  • 5、“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
  • 6、相传战国时魏国统治者魏文侯,就抱怨过“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
  • 7、比如新郑、滑县,是古代郑卫之音的传播地,其民间歌唱的繁茂历来享有盛名;先秦十五国风,河南一省就占了郑、卫、宋、陈、桧、王六‘风’。
  • 8、光武帝不喜浮华,克勤克俭,登基多年,身为一朝天子依然严格身穿大练,色无重彩,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 
  • 读音:zhèng

    (1)(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新郑一带。

    (2)(名)姓。

  • 读音:wèi

    (1)(动)防护;保卫。

    (2)(名)明代驻兵的地点;驻军人数比“所”多;后来只用于地名:威海~兵。

    (3)(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

    (4)姓。

  • 读音:zhī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读音:yīn

    (1)(名)声音:~响|~乐|口~|杂~。

    (2)(名)消息:佳~|~信。

    (3)(名)指音节:单~词。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