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语大全 不违农时的详情

wéi

nóng

shí

不违农时
  • 解释:

    违:不遵守。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

  •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语法:

    动宾式;作谓语;指不要错过播种季节

  • 示例:

    不违农时,减少误工,也十分重要。

  • 1、除草很早受到重视,但到战国时代因农具改良而效率提高,并且把中耕除草的勤做多次和做得细致周到,提到很重要的地位,此外,还强调不违农时和因地制宜,也注意到选用良种和防治虫害。
  • 2、为了不违农时,部队官兵利用假日帮助我们抢种玉米。
  • 3、晴天多出工,雨天就可以少出工或不出工,只要不违农时,按季节春耕秋收,逢上风调雨顺就有好收成。
  • 4、社员贷款条件要优先,手续要简便,利率要优惠,做到不违农时,要优先安排种养业贷款,农户发展生产所需贷款要优先发放,产前要早调查研究,早安排资金。
  • 5、另外,关于典业的取赎时机,民间也有一定之规,大抵以不违农时为出发点。
  • 6、朕自即位以来不违农时、百姓各安其业,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圣人亦曰“未之有也”。
  • 7、在农村工作,各级领导安排各项活动时,都要注意不违农时,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 8、孟子说,不违农时,粮食就吃不完。
  • 9、农家因地制宜,不违农时
  • 10、这段话论述了不违农时季节,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道理。
  • 11、除草很早受到重视,但到战国时代因农具改良而效率提高,并且把中耕除草的勤做多次和做得细致周到,提到很重要的地位,此外,还强调不违农时和因地制宜,也注意到选用良种和防治虫害。
  • 12、为了不违农时,部队官兵利用假日帮助我们抢种玉米。
  • 13、晴天多出工,雨天就可以少出工或不出工,只要不违农时,按季节春耕秋收,逢上风调雨顺就有好收成。
  • 14、社员贷款条件要优先,手续要简便,利率要优惠,做到不违农时,要优先安排种养业贷款,农户发展生产所需贷款要优先发放,产前要早调查研究,早安排资金。
  • 15、另外,关于典业的取赎时机,民间也有一定之规,大抵以不违农时为出发点。
  • 16、朕自即位以来不违农时、百姓各安其业,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圣人亦曰“未之有也”。
  • 17、在农村工作,各级领导安排各项活动时,都要注意不违农时,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 18、孟子说,不违农时,粮食就吃不完。
  • 19、农家因地制宜,不违农时
  • 20、这段话论述了不违农时季节,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道理。
  • 读音:bù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读音:wéi

    (1)(动)不遵照;不依从:~背|阳奉阴~。

    (2)(动)离别:久~|相~。

  • 读音:nóng

    (1)(名)农业:~村|~场|~具|~林|~忙|~田|~闲|~械|~学|~药|~产品。

    (2)(名)农民:~会|~协|~夫|~妇。

    (3)(名)(Nónɡ)姓。

  • 读音:shí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