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词典 识时务的详情

shí

shí

识时务

拼音: shí shí wù

注音:ㄕˊ ㄕˊ ㄨˋ

  • 词语解释:

    谓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后或用作通权达变之意。
  • 引证解释:

    ⒈ 谓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后或用作通权达变之意。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

    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我且把个体面见见他,説话之间或者识时务不提起也不见得。”
    沙汀《淘金记》四:“她并不是一个顽固分子,倒是相当识时务的。”
    亦省作“识时”。 唐韩愈《与袁相公书》:“又习於吏职,识时知变,非如儒生文士止有偏长,退勇守专,未为宰物者所识。”
    清黄遵宪《感怀》诗:“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閲世。”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自来识时达节之士,功名而外无容心。”

  • 国语词典:

    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

  • 1、一个人如果对待陌生人亲切而有礼貌,那他一定是一位识时务而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常和别人的心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弗兰西斯·培根。
  • 2、回想年前,自己也被人称为寇,现在时移势易,这个吴三桂不识时务啊。
  • 3、他是个不识时务的人,满肚子不合时宜的想法。
  • 4、识时务者为俊杰,朱棣是俊杰,为保存实力,所以他决定退出南京。
  • 5、任何个人也没有理由拒绝与阻挡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不识时务地甘愿作历史罪人。
  • 6、马寅初不识时务,主张控制人口,结果被贬回家。
  • 7、这不叫无良,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 8、要认清形势,不识时务的人是要碰壁的。
  • 9、识时务者为俊杰,望堂主三思而行!
  • 10、正所谓了君子相时而动,识时务者为俊杰。
  • 11、陈景明是聪明人,他是怕我们有什么录音设备,所以才那么说的,我相信她会办事的,因为,识时务者为俊杰。
  • 12、在廷诸臣,一班谗谄匹夫,把祖功宗德一概忘了,只去趋附权好,妄希非分,还对着人夸口说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 13、李渊军渡过黄河后,进人关中之后,隋朝各地官员还是很识时务的,仗还没打,就纷纷挂白旗投降了。
  • 14、不识时务,而反对革新。
  • 15、你为了一块不识时务的牛肉放我鸽子?
  • 16、识时务者为俊杰,望堂主三思而行!
  • 17、一个人不识时务,要如何在这么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出人头地呢?
  • 18、俞晴一语双关,既暗含对他迟到的不满,又喻指对那几个不识时务的眼中刺的嘲讽,边说着边用眼神示意张宝身后站着的那几个人。
  • 19、风这么大,力量这么强,你偏要和他作对,你也太不识时务,真是个十足的傻帽。
  • 20、文天祥宁死不降的选择,或许在有些人看来是不识时务,但他的崇高气节却赢得了后人景仰。
  • 读音:shí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1. 记住: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

  • 读音:shí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

  • 读音:wù

    (1)(名)事情:公~|处~。

    (2)(动)从事;致力:~农|~商。

    (3)(名)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在只用于地名;如曹家务(在河北省);商务(在河南省)。

    (4)(副)务必:~须。

    (5)姓。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