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语大全 一之谓甚的详情

zhī

wèi

shèn

一之谓甚
  • 解释:

    甚:过分。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

  • 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 语法:

    作谓语;比喻错误不能重犯

  • 1、一之谓甚的近义词是一之已甚。 
  • 2、一之谓甚,岂可再乎!律师拿刘某与更“贪”的贪官、更“黑”的贪官相比,那实在是“拽”理“拽”得让人大跌眼镜。
  • 3、一之谓甚,甚:过分。做了一次,已经过分。
  • 4、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它就是这么牛,犯下如此过失,岂止是渎职;不但没有向社会道歉,而是曲意辩解;更有意设置关卡,干涉记者对公共事件的采访自由。
  • 5、至于认为“孔庆东再‘三妈的’也不该解聘”,我委实吃惊,“一之谓甚,岂可再乎”,否则北大岂不成了骂人堂。
  • 6、一之谓甚比喻错误不能重犯。
  • 7、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8、我还有一个治家口号,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这个口号是一把双刃剑。
  • 9、一之谓甚的近义词是一之已甚。 
  • 10、一之谓甚,岂可再乎!律师拿刘某与更“贪”的贪官、更“黑”的贪官相比,那实在是“拽”理“拽”得让人大跌眼镜。
  • 11、一之谓甚,甚:过分。做了一次,已经过分。
  • 12、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它就是这么牛,犯下如此过失,岂止是渎职;不但没有向社会道歉,而是曲意辩解;更有意设置关卡,干涉记者对公共事件的采访自由。
  • 13、至于认为“孔庆东再‘三妈的’也不该解聘”,我委实吃惊,“一之谓甚,岂可再乎”,否则北大岂不成了骂人堂。
  • 14、一之谓甚比喻错误不能重犯。
  • 15、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16、我还有一个治家口号,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这个口号是一把双刃剑。
  • 读音: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读音:zhī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读音:wèi

    (1)(动)说:所~。

    (2)(动)称呼;叫做:称~。

  • 读音:shèn

    1. 很,极:甚好。甚快。

    2. 超过:日甚一日。

    3. 方言,什么:甚事?

    4. 表示进一层的意思:甚至。甚或。

    1. 同“什2”。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