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语大全 大勇若怯的详情

yǒng

ruò

qiè

大勇若怯
  • 解释:

    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 出处: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 语法:

    大勇若怯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 示例:

    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不是要埋冤他,正深爱着他,要他藏锋敛锷,以成大器。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三回

  • 1、单飞也曾经说过几句很有道理的话,他说,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大音希声。
  •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3、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道若隐,自认为聪明的人往往才是傻瓜!
  • 4、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正所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羽翼未丰时要懂得藏拙。
  • 5、司马檀越不愧刀中圣手,所谓大巧若拙,大勇若怯,便是此理。
  • 6、古人云“大勇若怯。”真正的勇者是不轻易显山露水的。
  • 7、老李是一个大勇若怯、深藏不露的人,我们应该多向他请教。
  • 8、所以后来苏东坡总结为四个字,大勇若怯
  • 9、古人云:“大勇若怯。”真正的勇者是不轻易显山露水的。
  • 10、真正的智者,藏锋敛锷,不露锋芒,所谓“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但大智若愚非愚,大勇若怯非怯,此乃修为极致。
  • 11、我总是发现,要成功于世,就必须大勇若怯
  • 12、战国时代的蔺相如可算是个大勇若怯的人。
  • 13、老李是一个大勇若怯、深藏不露的人,我们应该多向他请教。
  • 14、单飞也曾经说过几句很有道理的话,他说,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大音希声。
  • 15、古人云“大勇若怯。”真正的勇者是不轻易显山露水的。
  • 1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17、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正所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羽翼未丰时要懂得藏拙。
  • 18、所以后来苏东坡总结为四个字,大勇若怯
  • 19、古人云:“大勇若怯。”真正的勇者是不轻易显山露水的。
  • 20、说啊!人家主动,你怎么倒扭捏起来?真是个大勇若怯的家伙!
  • 21、单飞也曾经说过几句很有道理的话,他说,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大音希声。
  • 2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23、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道若隐,自认为聪明的人往往才是傻瓜!
  • 24、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正所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羽翼未丰时要懂得藏拙。
  • 25、司马檀越不愧刀中圣手,所谓大巧若拙,大勇若怯,便是此理。
  • 26、古人云“大勇若怯。”真正的勇者是不轻易显山露水的。
  • 27、老李是一个大勇若怯、深藏不露的人,我们应该多向他请教。
  • 28、所以后来苏东坡总结为四个字,大勇若怯
  • 29、古人云:“大勇若怯。”真正的勇者是不轻易显山露水的。
  • 30、真正的智者,藏锋敛锷,不露锋芒,所谓“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但大智若愚非愚,大勇若怯非怯,此乃修为极致。
  • 31、我总是发现,要成功于世,就必须大勇若怯
  • 32、战国时代的蔺相如可算是个大勇若怯的人。
  • 33、老李是一个大勇若怯、深藏不露的人,我们应该多向他请教。
  • 34、单飞也曾经说过几句很有道理的话,他说,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大音希声。
  • 35、古人云“大勇若怯。”真正的勇者是不轻易显山露水的。
  • 3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37、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正所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羽翼未丰时要懂得藏拙。
  • 38、所以后来苏东坡总结为四个字,大勇若怯
  • 39、古人云:“大勇若怯。”真正的勇者是不轻易显山露水的。
  • 40、说啊!人家主动,你怎么倒扭捏起来?真是个大勇若怯的家伙!
  • 读音: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读音:yǒng

    (1)(形)大胆;勇敢

    (2)姓。

  • 读音:ruò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 〔般若〕见“般3”。

  • 读音:qiè

    (1)(形)胆小;害怕:胆~|~场。

    (2)(形)旧时北京人贬称外地方音(指北方各省):他说话有点儿~。

    (3)(形)〈方〉不大方;不合时;俗气:这两种颜色配起来显得~。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