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词典 传声筒的详情

chuán

shēng

tǒng

传声筒

拼音: chuán shēng tǒng

注音:ㄔㄨㄢˊ ㄕㄥ ㄊㄨㄥˇ

词性: 名词
  • 词语解释:

    1.亦称"传话筒"。
    2.用以提高音量的圆锥形话筒。
    3.喻指只会传达别人的话,自己却毫无主见的人。
    4.犹言小广播,谓私下传播不该传播的或不可靠的消息。
  • 引证解释:

    ⒈ 亦称“传话筒”。

    ⒉ 用以提高音量的圆锥形话筒。

    王西彦《古屋》第三部七:“另一个大眼睛男孩子,双手捧着传声筒。”
    魏钢焰《宝地-宝人-宝事》:“乳河两岸传话筒呼喊着,山坡上锣鼓喧天。”

    ⒊ 喻指只会传达别人的话,自己却毫无主见的人。

    巴金《作家要有勇气文艺要有法制》:“作传声筒,当然比较保险,但是,你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任。”

    ⒋ 犹言小广播,谓私下传播不该传播的或不可靠的消息。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五:“‘你是筒摇间的传声筒’, 钟佩文不放过她,顶了她一句,说:‘你会不晓得!’”

  • 国语词典:

    扩大说话声音时所用的圆锥形筒。

    如:「新闻媒体追求客观、公正的报导,而不应沦为附和政权机构的传声筒。」

  • 网络解释:

    传声筒 (术语)

  • 传声筒亦称"传话筒",是一种古老的具有实用性和娱乐性的工具,由中国人最先发明,是电话机最初的原型。《清稗类钞》中详细记载了传声筒制造方法。而其制造原理可能是受到了“听瓮”的影响。
  • 听瓮:《墨子·备穴》中对听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有详细的说明。也就是最迟发明于中国战国时期,距今2500年。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听瓮得到了不断的改进,成为现代窃听器出现前最有效的窃听工具。沈括《梦溪笔谈·器用》中记载了这种窃听器。
  • 1、社会新闻由最初简单的传声筒的功能,逐步向扩音器、新闻处理器的功能转换。
  • 2、所谓知识份子的个体自由,不仅在于他有我手写我心的奢侈和优势,而且在于他能充当沉默无语者的代言人和传声筒
  • 3、我们国内一些人,甚至有个别知名学者,有意无意地成了西方普世价值的传声筒、扩声器,甚至是战略工具,造成了很大的思想混乱。
  • 4、这家报纸是政府的传声筒
  • 5、朝总联并非朝鲜政府驻外机构,朝总联机关报《朝鲜新报》充任朝鲜在海外的“传声筒”。
  • 6、传声筒治疗在没有植皮的老鼠内,很少干细胞前往伤口。
  • 7、记者不是仅充当自己的观点或他人提供的资讯的传声筒
  • 8、另一方面,本文也深入分析为何在战时状态下,大众媒介一味站在政府角度和立场,成为政府战时的传声筒和宣传机器。
  • 9、如果你觉得不知所措或沮丧,觉得你的设计只是一个传声筒,停下来,休息一下。
  • 10、作者们认为它可能被用来在系统中安放一个“传声筒”,以改进对于诸如烧伤和腿部溃疡之类伤痛的的治疗。
  • 读音:chuán

    1.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 读音:shēng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 读音:tǒng

    (1)(名)较粗的管状器物:竹~。

    (2)(名)衣服等的筒状部分:靴~。

    (3)(形)形状像筒的:话~。

    (4)管。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