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词典 菩提树的详情

shù

菩提树

拼音: pú tí shù

注音:ㄆㄨˊ ㄊ一ˊ ㄕㄨˋ

词性: 名词
  • 词语解释:

    菩提树pútíshù

    (1) 印度的一种著名的榕属植物,因植株高大,寿命长和在经济用途上为虫胶的来源而著称,它与孟加拉榕的区别在于无支根

    pipal;pipal tree;pipul;peepul;peepal
  • 引证解释:

    ⒈ 常绿乔木,叶卵圆形,前端细长,花托略作球形,花隐藏在花托内,果实扁圆形。原产印度,大约与佛教同时传入我国。树干上取出的乳汁可制硬树胶。我国华南地区用作观赏树和行道树。

  • 国语词典:

    植物名:(1)​ 榕属桑科,落叶大乔木。叶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长尾状锐尖,边缘波状。果实由花托发育而成,呈扁圆形,质地坚硬,可做念佛之数珠。也称为「觉树」、「思惟树」。(2)​ 田麻科菩提树属,落叶乔木。叶为不等边心脏形或广三角形,先端尖,下面密生带白色茸毛。七月叶腋生细长苞,苞中央出花梗,分枝开黄褐色花。花后结圆形果实。果实可做念佛珠,一般供观赏、纳凉用。

  • 网络解释:

    菩提树

  • 菩提树(学名:Ficus religiosa L.):是桑科、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叶革质,三角状卵形,基生叶脉三出;叶柄纤细,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
  • 菩提树在中国广东沿海岛屿、广西、云南北至景东,多为栽培。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锡金、巴基斯坦及印度也有分布,多属栽培,但喜马拉雅山区,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至不丹均有野生。
  • 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政府更是对菩提树实施“国宝级”的保护。
  • (概述图参考:中国植物图像库 )
  • 1、我愿化身菩提树,只为你能在树下庇荫挡雨,我愿化身一果,只为能让你充饥解渴,我愿化身燃烛,替你照明指路,哪怕油尽烛灭。
  • 2、佛祖‘如来’在菩提树下证果之前,‘佛’这个字眼,只代表一种信仰,对真理的信仰。菩提树造句。
  • 3、佛是在菩提树下悟道的,菩提又名榕树。
  • 4、一天早晨,一个小和尚起床打扫庭院,看见满地都是从老菩提树上掉落的叶子。他忧心忡忡地看着这棵树,叹息着。
  • 5、在我希望的菩提树下。
  • 6、那的人们认为他是从佛祖受启发下的菩提树的小苗,是佛祖最神圣的遗物被全世界所有的佛教徒们所敬仰。
  • 7、相传,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修道时,菩提树神便以树叶为释迦佛挡风遮雨,保护他安心修道,故名。
  • 8、菩提树下菩提悟,万恶皆由贪念起,富贵名利过云烟,广播善缘得幸福。感恩节,感恩关心帮助我的所有慈善爱心,祝福朋友快乐幸福每一天。
  • 9、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深以为意,以树喻人,以心为镜,我只是遵循自己的本心罢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10、诸戒定慧及银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欲修正果,并非一定要在菩提树下,能度众生的地方,便能成佛。土,同一法姓,地狱天宫,皆为净土。贼眉鼠眼。
  • 读音:pú

    见〔菩萨〕。

  • 读音:tí

    1. 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提纲挈领。

    2. 引领(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

    3. 说起,举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议。提名。提案。提要。

    4. 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提审。提犯人。

    5. 率领,调遣:提兵。

    6. 取出:提取。提货。

    7. 汉字笔形之一,即挑。

    8. 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提。酒提。

    9. 古代鼓名:“师帅执提”。

    10. 姓。

    1. 〔提防〕小心防备。

  • 读音:shù

    (1)(名)木本植物的通称。

    (2)(动)种植;栽培。

    (3)(动)树立;建立:建~。

    (4)姓。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