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词典 土骨堆的详情

duī

土骨堆

拼音: tǔ gǔ duī

注音:ㄊㄨˇ ㄍㄨˇ ㄉㄨㄟ

  • 词语解释:

    指坟墓。
  • 引证解释:

    ⒈ 指坟墓。

    唐韩愈《饮城南道边古墓》诗:“偶上城南土骨堆,共倾春酒三五盃。”
    方世举注:“《檀弓》:延陵季子曰,‘骨肉復归於土。’今古墓则惟土与骨而已矣,故曰土骨堆。”
    按《礼记·檀弓下》作“骨肉归復於土也”。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却原来是一个土骨堆。云:老汉可也老的糊突了,一个土骨堆只管叫道有鬼有鬼。”

  • 网络解释:

    土骨堆

  • 土骨堆,典故名,典出《礼记注疏》卷十《檀弓》。孔子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后遂以“土骨堆”指坟墓。
  • 读音:tǔ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 读音: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 读音:duī

    (1)(名)堆积成的东西:土~。

    (2)(动)堆土、堆积、聚集成堆:把土~起来。

    (3)(量)用于成堆的东西或围聚在一起的人:一~人。

    (4)(名)〈口〉义同“堆”(duī);用于“归里包堆”。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