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词典 小热昏的详情

xiǎo

hūn

小热昏

拼音: xiǎo rè hūn

注音:ㄒ一ㄠˇ ㄖㄜˋ ㄏㄨㄣ

  • 词语解释:

    曲种名。旧时流行在江浙一带的一种街头曲艺。原为卖梨膏糖的人作为招徕顾客的一种手段。唱词多以新闻时事﹑民间故事为题材。演唱时用一面小锣﹐三块竹板﹐边敲边唱。小热昏有苏州﹑杭州两派。现在搬上舞台表演的`小锣书`﹑`三敲赋`均属`小热昏`。
    语言妄诞﹑行为荒唐的年轻人。
  • 引证解释:

    ⒈ 曲种名。旧时流行在江浙一带的一种街头曲艺。原为卖梨膏糖的人作为招徕顾客的一种手段。唱词多以新闻时事、民间故事为题材。演唱时用一面小锣,三块竹板,边敲边唱。小热昏有苏州、杭州两派。现在搬上舞台表演的“小锣书”、“三敲赋”均属“小热昏”。

    《新世界小说社报》第5期《论戏剧弹词之有关于地方自治》:“谈小说如苏州小热昏,跳跃而入玄妙观。”
    阿英《年画的叫卖》:“过去上海所谓‘小热昏’,是最擅长此道的。”

    ⒉ 语言妄诞、行为荒唐的年轻人。

    《冷眼观》第十五回:“莫説我是无意顺嘴溜的话,就是当真説起的,你要我保他们那一班小热昏,是个个能举得孝廉方正,就打从我数起,先是头一个靠不住。”

  • 网络解释:

    小热昏

  • 小热昏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传统吴语曲艺谐谑形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是一种马路说唱艺术。“小热昏”本意是一个人因发高烧热昏了头而胡言乱语,以该词汇命名的曲艺则是“满嘴荒唐话”的说唱艺术。
  • 目前还活跃在舞台上,但演员大都年事已高,急需培养接班人,而且大量传统曲目也需要记录和整理,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 2006年5月20日,杭州小热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列入首批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名录。
  • 读音:xiǎo

    (1)(形)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河|地方~|~路。

    (2)(副)短时间地:~住|~坐。

    (3)(副)稍微:~有才华|牛刀~试。

    (4)(形)略微少于;将近:干了~半辈子。

    (5)(形)排行最末的:~儿子。

    (6)(名)年纪小的人:一家大~|上有老;下有~。

    (7)(名)指妾:讨~。

    (8)(代)谦辞;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女|~店。

  • 读音:rè

    (1)(形)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

    (2)(形)温度高;感觉温度高:~水|趁~打铁|三伏天很~。

    (3)(动)使热;加热(多指食物):把饭菜~一下。

    (4)(形)生病引起的高体温:发~|退~。

    (5)(形)情意深厚:~心肠儿。

    (6)(形)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中。

    (7)(形)很受人欢迎的:~货。

    (8)(形)放射性强:~原子。

  • 读音:hūn

    (1)(名)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

    (2)(形)黑暗;模糊:~暗|~黄|~花。

    (3)(形)头脑迷糊;神志不清:~庸|~头~脑。

    (4)(动)失去知觉:~厥|~迷。〈古〉又同“”。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