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词典 普通话的详情

tōng

huà

普通话

拼音: pǔ tōng huà

注音:ㄆㄨˇ ㄊㄨㄥ ㄏㄨㄚˋ

词性: 名词
  • 词语解释:

    普通话pǔtōnghuà

    (1) 平常的话

    原是一句普通话
    ordinary speech

    (2) 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common speech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 引证解释:

    ⒈ 平常的话。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这原是一句普通话,也不足为奇的。”

    ⒉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又是标准语。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语言政策。

    王力《推广普通话的三个问题》:“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汉民族共同语。”

  • 国语词典:

    各方言区以官话为基础所自然形成的共通语言。

  • 网络解释:

    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现代标准汉语)

  • 普通话(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
  •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
  • 沿革: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 1、主要选取临颍方言中与普通话词汇差异较大的若干子系统进行分析,从中看出临颍方言词汇的特色以及临颍方言的文化特色。
  • 2、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 3、小孩普通话的咬字发音不准,影响唱歌时的音准。
  • 4、它是徐州话与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或中介语,有的学者称之为“蓝青官话”
  • 5、一群会讲普通话的女店员带着色彩谐调的围巾在柜台招呼客人。
  • 6、通过对文山壮族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结果的分析,明确了正音才是壮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症”和“本”。
  • 7、屯溪方言词正日益受到其他方言尤其是普通话的影响和渗透。
  • 8、大力推广普通话,搞好语言规范化,这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 9、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普通话等级证书,二级甲等。
  • 10、好学上进的英语母语者可以学习另外一门正急速发展的语言,如西班牙语,中国的普通话或阿拉伯语,从而能够与这些国家通晓多种语言的人才相抗衡。
  • 读音:pǔ

    (1)(形)普遍;全面:~选|~查|~照|~天同庆。

    (2)(Pǔ)姓。

  • 读音: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 读音:huà

    (1)(名)(~儿)说出来的能够表达思想的声音;或者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讲~|会~。

    (2)(动)说;谈:~别|~家常|茶~会。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