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词典 釜脐墨的详情

釜脐墨

拼音: fǔ qí mò

注音:ㄈㄨˇ ㄑ一ˊ ㄇㄛˋ

  • 词语解释:

    1.锅底炱灰。俗称锅底墨﹐亦称釜煤﹐入药。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一.釜脐墨》。
  • 引证解释:

    ⒈ 锅底炱灰。俗称锅底墨,亦称釜煤,入药。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一·釜脐墨》。

  • 网络解释:

    釜脐墨

  • 釜脐墨(《四声本草》),来源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脐或锅底部之烟灰。性味为辛苦,温。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3~4分。外用:研末撒或调搽。
  • 读音:fǔ

    (名)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破~沉舟|~底抽薪。

  • 读音:qí

    1.肚脐,在腹正中,人出生后脐带脱落结疤后的凹陷处。

    2.螃蟹肚子底下的甲壳:尖 ~ 。团 ~。

  • 读音:mò

    (1)(名)写字绘画的用品;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的汁。

    (2)(名)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

    (3)(名)写的字和画的画。

    (4)(名)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5)(名)黑。

    (6)(名)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

    (7)(名)(Mò)姓。

    (8)(名)指墨西哥:~洋(墨西哥银元)。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