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造句 干谒的造句
  • 1、于是干谒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为之一变。
  • 2、柳永的干谒之作,也因为鲜活的都市叙述不胫而走,由官府到市井,远播边陲和异国。
  • 3、他们二人在干谒时段上有长短差异,在对干谒结果的认识上亦有所不同,但他们事干谒时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荷,然而无论怎样李白和杜甫在入仕心态上都是积极的。
  • 4、唐代的荐举制度和荐举风气是文人干谒活动兴盛的重要诱因。
  • 5、汪景祺前往探访,乘机投书干谒年羹尧,做了年羹尧的临时幕客。 
  • 6、以荐贤为“至公之道”的社会观念为文人干谒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前提;荐举之现实影响力增强了干谒行为的必要性。
  • 7、这种人格现象集中地反映在投献、干谒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文学作品中。
  • 8、唐代文学的新变与当时盛行的文人干谒风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读音:gān

    1.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7. 个数: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9. 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10. 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11.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12. 〔干将(jiàng)〕古剑名。

    13. 姓。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2. 做: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事情要干。

  • 读音:yè

    (动)〈书〉谒见:拜~|进~。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