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造句 上谕的造句
  • 1、到了乾隆九年,又有上谕明发全国明年二月会试,天气尚未和暖,且各省皆需复试,士子到京未免稍迟,着改期于三月举行。
  • 2、雍正、乾隆都自负才辩,喜欢跟臣下打笔墨官司,御笔上谕动辄数百言。
  • 3、政启也刻意保持着良好的姿态,一面对请愿代表优礼相待,耐心安抚,并颁下上谕赞赏代表们“具见爱国热忱,朝廷深为嘉悦”。
  • 4、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亲自规范满语并发上谕加以推行,此即“钦定新清语”。
  • 5、胤祯佯做无奈的说道,心里却是暗笑,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国家,一道上谕,便可让你这什子天主教荡然无存,我还怕你传教?信教自由,这是我们的原则。
  • 6、作者搜集了大量史料,包括诏书和上谕,均凿凿有据。 
  • 7、翻开《清实录》,严厉指斥和禁阻官员之间“迎往送来,交际馈遗”、“馈送燕会”、“聚饮成风”的上谕几乎史不绝书。
  • 8、进宫继嗣为帝,但那毕竟只是在小范围内宣布,还没有明发上谕,与现在的情形相比,还不完全是一码事。
  • 9、一日,家乡故交黄子申上门拜见,望提携一二,行健慨然应诺,上疏荐为谏议大夫,没二天,皇上谕旨下达,擢用黄子申为谏议大夫。
  • 10、臣弟谨奉上谕,克勤克俭,延我大明宗稷。
  • 11、作者搜集了大量史料,包括诏书和上谕,均凿凿有据。 
  • 12、清政府的上谕里指责日本“逾盟肇衅”,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举动,中国忍无可忍才付诸武力,对日开战。
  • 13、一日,家乡故交黄子申上门拜见,望提携一二,行健慨然应诺,上疏荐为谏议大夫,没二天,皇上谕旨下达,擢用黄子申为谏议大夫。
  • 14、胤祯佯做无奈的说道,心里却是暗笑,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国家,一道上谕,便可让你这什子天主教荡然无存,我还怕你传教?信教自由,这是我们的原则。
  • 15、林铄接到朝廷的上谕,由于关外军务紧急,原驻防通、海地方的栋军即日起全军北上,调至滦州驻防,归北洋大臣统一节制。
  • 16、军机处也得麻利一点,上谕、懿旨简单着拟,别那么多废话。
  • 17、雍正、乾隆都自负才辩,喜欢跟臣下打笔墨官司,御笔上谕动辄数百言。
  • 18、后的上谕中说,我国家百数十年来,厚泽深仁……百姓幸际昌期,安土乐业,若非迫于万不得已,焉肯不顾身家,铤而走险。
  • 19、臣弟谨奉上谕,克勤克俭,延我大明宗稷。
  • 20、到了乾隆九年,又有上谕明发全国明年二月会试,天气尚未和暖,且各省皆需复试,士子到京未免稍迟,着改期于三月举行。
  • 读音: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 读音:yù

    (动)告诉;吩咐(旧时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古〉又同‘喻’:~知|面~|上~。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