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造句 奸佞的造句
  • 1、时值辽朝末年,女真崛起,天祚帝仍耽于田猎,宠任奸佞,疏斥忠良。
  • 2、苏舜钦,青年才俊赛神蒙冤,超然远举寄情山水,以沧浪之水濯足濯缨的自由,养护着被奸佞之人灼伤的用世之心,在他的心里,沧浪亭是正直文人的庇护所。
  • 3、左侧一个鹰鼻,三白眼的中年人,举身透露着一股奸佞之气,一旁侍立两个面色清丽的胡女。
  • 4、凡明理之人自不会因此胡搅蛮缠,若有那等不明事理之人,也自有官法如炉,容不得奸佞之徒横行也。
  • 5、奸佞权谋,暗藏人性的阴险和伪善;血泪交融,叩问那天道无情?
  • 6、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 7、那么左捕大将公正廉明,右捕大将当然是奸佞小人,否则也不会让左捕大将对他如此的反感。
  • 8、问狂澜谁挽,倚天抽剑,诛奸佞,扶忠烈?八十一回小说,泪斑斑,染英雄血。
  • 9、在父亲的描述中,赵珏阴毒狠辣而又诡谲狡奸,直是心有山川之险,胸有城府之严;由此推断,肯定一副满脸奸佞笑里藏刀的猥琐模样。
  • 10、春秋责备贤者,这等大忠大义,岂是你这等后生小辈、奸佞之徒所能领会的?
  • 11、此等愚忠愚孝更是荒谬,若父亲是奸佞邪行之辈,难道死了以后做儿子的还要遵循父之道?
  • 12、如出自民国初年的《尖头告状》,不仅讽刺尖钻小人,也揭露刁诈差役,还鞭笞奸佞官僚,诙谐幽默,辛辣尖锐,寓意深刻。
  • 13、持问心刀,上不敬天,因天蒙昧无眼,降奸佞灾祸荼毒生灵。
  • 14、回主子,这种人讲究操守,能洁身自好,不肯趋炎附势,与奸佞之臣沆瀣一气;但虑事行事拘泥礼教,不懂变通,一味寻章摘句,穿凿附会,不敢革故鼎新,勇创新局。
  • 15、话说唐朝末年,当权者昏庸无能,任人唯亲,至使朝堂之上无能之辈满立,奸佞当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困苦不堪。
  • 16、满朝奸佞,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心愿,被弃若敝履,屈原到了湘南以后,有感于举世皆浊、举世皆醉,经常在汩罗江畔行吟哀歌,写下许多悲壮诗篇。
  • 17、当今圣上虽然英明,但无奈他总为蔡京、童贯一班奸佞所左右,这些人搜刮民脂民膏,鬻官卖爵,简直无恶不作。
  • 18、但睿智如他,或许也不曾想到,此后,这里将走出一个史氏家族,因匡扶正义、铲除奸佞而声名远播,留传下“一门三丞相、四世两封王”的佳誉美谈。
  • 19、孙皓看着贾充,昂头挺胸的说“当人家臣子、杀了他的君主的,以及邪恶奸佞的小人,就处这种刑罚。
  • 20、皇上才刚刚保住这半壁江山,怎么就与一批奸佞皂白不分地诬蔑自己的功臣,这算什么嘛?
  • 读音:jiān

    1.  阴险,虚伪,狡诈:奸人。奸狡。奸刁。奸佞。奸雄。奸智(为非作歹的心计)。藏(cáng)奸。

    2.  不忠于国家或自己一方的人:奸细。内奸。

    3.  男女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奸淫。强奸(亦指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如“奸奸民意”)。通奸。

  • 读音:nìng

    (1)(形)能说会道;惯于用花言巧语谄媚人:~臣|~人。

    (2)(形)有才智:不~。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