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造句 历朝的造句
  • 1、年朝与苗朝为争夺历朝的杰村而在此地兵戎相见,战死士兵无数,百姓遭殃。
  • 2、在碑苑北侧数十米外,新辟出一片区域,用于陈设和展示近年来灵岩寺考古发掘或施工中发现的历朝历代石雕、石刻,以及多根粗大的古代大殿用石柱。
  • 3、我国历朝史家执笔记事,皆尚翔实,决不虚诞,故我国之史书,号称信史。
  • 4、因梅花品高,自宋林和靖以后,文人画士鲜有不喜梅者,这一点,有历朝历代大量的咏梅诗为证,也有大量的梅画为证。
  • 5、历朝皇帝的山陵,“各有酝都,取马乳以供祀事,号金陵挤马”。
  • 6、冉凘奭踯躅着站起来,清清嗓子扬声说“历朝历代皆是始兴终衰,其中道理,又可以为皆是重驭世之术,轻经世之道。
  • 7、据史料记载,中国历朝历代都把屯垦戍边作为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一项重要国策。
  • 8、昆仑苑位于宝麓山与伊歌城交临之处,历朝都是供天家及仕族阀门游幸狩猎的场所。
  • 9、通臭揍临到头还给绑了去,也算是在历朝历代开天辟地头一遭,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 10、从古人所留的笔记来看,在历朝历代,宋代人是最会睡觉的,还睡出了不少理论,这或许与北宋的时局有关。
  • 11、徐彪和梁士奕都聚集人马,划地自守,名义上说是保护乡土,实际上却是根本不服从永历朝廷的管理,啸聚山林。
  • 12、此地民风如此通达纯贞,难怪这一带历朝经世明人辈出。
  • 13、知人善任、豁达大度、高瞻远瞩、明断果决,自唐太宗以后,中国历朝帝皇没有几个能及得上。
  • 14、据记载,明代万历朝,知县徐良彦为镇溧水地理之失合全县之力,集资建塔。
  • 15、虚心纳谏与善于进言是谏铮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历朝历代、朝野上下都对之讨论得极为热烈。
  • 16、因为它篇幅虽短,却天文地理,历朝历代,修身养性,治国齐家皆有涉猎。
  • 17、实则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侯,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
  • 18、冉凘奭踯躅着站起来,清清嗓子扬声说“历朝历代皆是始兴终衰,其中道理,又可以为皆是重驭世之术,轻经世之道。
  • 19、回王爷,臣等授读都是先定下书籍,大都是儒家经典和历朝圣训,至于国计民生和外藩那得等皇上再大些才讲的,再说现在讲皇上可能领会不清啊。
  • 20、薛三省在研究历朝实录凡例基础上,对书法进行了形式上的归纳,提炼出了一系列的术语,构筑了相对完整的实录书写方法体系。
  • 读音:lì

    (1)(名)经历;经过:来~|~时半年。

    (2)(形)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年|~代|~次|~届。

    (3)(量)遍;一个一个地:~访各校。

    (4)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阳~|阴~。

    (5)记录年月日节气的书表等:日~|天文~。

  • 读音:zhāo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