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造句 以古讽今的造句
  • 1、明朝张居正,通过编《帝鉴图说》,实际就起了一个谏官的作用,以古讽今,教育皇帝,这本书现在还在。
  • 2、臣民偶语诗词,以古讽今者,或弃市,或收监,或黥为城旦。
  • 3、前者是一本机趣横生而又意味无穷的随笔,作者微言大义,以古讽今,举重若轻之余,深得王小波的神韵。
  • 4、解构经典、以古讽今,这期策划,在郭老看来,做到了“新、奇、妙”。
  • 5、袁绍出身高贵,对文章典籍十分熟稔,董卓乱政前,他在洛阳,来往的宾客多为世家华族,众人谈起典故以古讽今,无不如数家珍。
  • 6、对于那些社会责任感极强的京城剧作家来说,不能以古讽今、针砭时事就没有创作的动力。
  • 7、在我们这样一个视历史如信仰的民族,“以古讽今”的传统根深蒂固,于是也就有了“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类说法。
  • 8、“我不这么认为,作者白居易一生得不到朝廷重用、不得志,他写作这首诗的目的就是以古讽今
  • 9、他还时常把古典文籍或史实中的故事信手拈来以古讽今
  • 10、第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潜规则》靠春秋笔法以古讽今,很高明。
  • 11、他以古讽今,“‘隆中对’不会错的,问题在人。
  • 12、诗中以古讽今,用南宋秦桧与金议和,以致不能恢复旧疆的历史事实,直斥和议之罪。
  • 13、明朝张居正,通过编《帝鉴图说》,实际就起了一个谏官的作用,以古讽今,教育皇帝,这本书现在还在。
  • 14、臣民偶语诗词,以古讽今者,或弃市,或收监,或黥为城旦。
  • 15、在我们这样一个视历史如信仰的民族,“以古讽今”的传统根深蒂固,于是也就有了“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类说法。
  • 16、他还时常把古典文籍或史实中的故事信手拈来以古讽今
  • 17、袁绍出身高贵,对文章典籍十分熟稔,董卓乱政前,他在洛阳,来往的宾客多为世家华族,众人谈起典故以古讽今,无不如数家珍。
  • 18、第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潜规则》靠春秋笔法以古讽今,很高明。
  • 19、“我不这么认为,作者白居易一生得不到朝廷重用、不得志,他写作这首诗的目的就是以古讽今
  • 20、对于那些社会责任感极强的京城剧作家来说,不能以古讽今、针砭时事就没有创作的动力。
  • 读音:yǐ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 读音:gǔ

    (1)(名)古代(跟‘今’相对):太~|厚今薄~。

    (2)(形)经历多年的:~画|这座庙~得很。

    (3)(名)古体诗:五~|七~。

    (4)(Gǔ)姓。

  • 读音:fěng

    (1)(动)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

    (2)(动)〈书〉诵读。

  • 读音:jīn

    (1)(名)现在;现代(跟“古”相对):当~|~人|厚~薄古。

    (2)(名)当前的(年、天及其部分):~天|~晨|~春。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