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语大全 秘而不宣的详情

ér

xuān

秘而不宣
  • 解释:

    秘:不公开的;引申为隐匿;不能让别人知道;宣:公开。把知道的消息、情况隐秘起来;不告诉别人。

  •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吕蒙传》:“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

  • 语法:

    秘而不宣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对事情保密。

  • 示例:

    泛音既有如此妙论,如何谱上都无此说?他却秘而不宣,是个甚么意思。(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三回)

  • 1、美好的感觉无需太多时间的浸润,也许只在一瞬间,心到神知,秘而不宣
  • 2、可以申请办理这类费用减免业务了,可银行方面却一直对此秘而不宣,抱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态,企图靠这等欺上瞒下的手段,把不该收的费用一直收下去。
  • 3、变戏法者皆有秘而不宣的绝招窍门,天衡此举嘉学后人。
  • 4、多萝茜心里明白,自己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爱揣度别人秘而不宣的动机。 
  • 5、秘而不宣的心理博弈策略,精炼独到的人际交往艺术。
  • 6、在自助餐厅匆忙吃快餐时,他碰见了一位大使同事。后者称赞他对此秘而不宣,从而在总统准备宣布这一重大新闻时,让人们感到意外。
  • 7、有些是刻饥刻骨、念念不忘;有些是浮光掠影、过眼烟云;有些难以启齿、秘而不宣;有些引以为荣、开诚布公。
  • 8、子谦小友果然是旷世奇才,单是这炒茶技艺便冠绝当世,若不是儒家秘而不宣,又是一条生财之道啊!
  • 9、正如《天是红河岸》里面描绘的那样,当时的铁器还是赫梯人秘而不宣的神兵利器,对外国的售价比等重的黄金还贵,绝对没人舍得拿来做剃刀。
  • 10、没有人会因为你秘而不宣的思想而记住你。马尔克斯。
  • 11、秘而不宣的心理博弈策略,精炼独到的人际交往艺术。
  • 12、他的推断倾注在许多秘而不宣的超自然研究计划中,这些军事计划全用了怪诞的代号,它们得到秘密资助已有几十年之久了。
  • 13、在封闭内宅长大的幻真,从小养成秘而不宣的禀性,直到十岁之前,他没有走出大院深宅半步。
  • 14、子谦小友果然是旷世奇才,单是这炒茶技艺便冠绝当世,若不是儒家秘而不宣,又是一条生财之道啊!
  • 15、这个消息让我们暂时秘而不宣吧!
  • 16、可以申请办理这类费用减免业务了,可银行方面却一直对此秘而不宣,抱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态,企图靠这等欺上瞒下的手段,把不该收的费用一直收下去。
  • 17、我们偶尔也会疑心周围的人有些事对我们秘而不宣,可总要等到深陷情网之时才会有探究的冲动,而于寻找答案之时,我们才会发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将自己的真实面目掩饰到何种程度。
  • 18、美好的感觉无需太多时间的浸润,也许只在一瞬间,心到神知,秘而不宣
  • 19、老师说今天要召开班会,但对班会的内容却秘而不宣
  • 20、他们厂里生产出的饮料非常受欢迎,但对于配方,他们却秘而不宣
  • 读音:mì

    1. 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秘密。秘藏(cáng )。秘方。秘诀。秘计。秘史。神秘。奥秘。

    2. 保守秘密:秘而不宣。

    3. 珍贵罕见:秘本。秘籍。秘宝。秘府。

    4. 姓。

    1. 〔秘鲁〕国名,在南美洲。

  • 读音:ér

    1.  古同“”,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 读音:bù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读音:xuān

    (1)(动)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德|~读|~传。

    (2)(动)疏导:~泄。

    (3)(动)宣召。

    (4)(名)指安徽宣城。

    (5)(名)指宣纸。

    (6)姓。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