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语大全 噤若寒蝉的详情

jìn

ruò

hán

chán

噤若寒蝉
  • 解释:

    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 出处:

    《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 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害怕不敢说话

  • 示例:

    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

  • 1、这国家如此不自由民主,也难怪大家噤若寒蝉,不敢发表言论。
  • 2、我们噤若寒蝉地站着,眼看那条蛇逍遥自在地游来游去。
  • 3、没有圈子的时候,就会老老实实,噤若寒蝉
  • 4、正说话时,商南带着雷玄子走了进了,高家丐帮长老弟子等众人看到原来的死敌艳美冷峻一个个都噤若寒蝉
  • 5、四个字,年轻女子的残魂立刻吓得噤若寒蝉,吞声饮泣;而那个年轻男子也默不出声,一时间这地下密室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 6、哪知她色厉内荏,平日吵闹不休,真到紧急关头,她却噤若寒蝉
  • 7、童子噤若寒蝉,良久,老者喟然低叹此子不凡,今后如非天涯孤客,那必贵不可言。
  • 8、二宗一门已至,霸道绝伦气势震骇的众修噤若寒蝉,一时间玄寂之地外除了轰鸣不止的大笑外,竟无半点声音传出。
  • 9、见卓天宇如此威猛,其他三个家伙顿时噤若寒蝉,再不敢靠近这个脚劲惊人的年轻人,都龟缩在一角。
  • 10、老大皱皱眉头,咳嗽一声,环顾全场,不怒自威,小丐们方才噤若寒蝉,不敢则声……
  • 读音:jìn

    (1)(动)〈书〉闭口不做声。

    (2)(动)因寒冷而发生的哆嗦。

  • 读音:ruò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 〔般若〕见“般3”。

  • 读音:hán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

  • 读音:chán

    (名)一种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发出尖锐的声音。也叫“知了”:~蛹|~翼。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