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语大全 咄咄怪事的详情

duō

duō

guài

shì

咄咄怪事
  • 解释:

    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 语法:

    咄咄怪事偏正式;作宾语;与岂非、真是等连用。

  • 示例:

    噫!一小说之微,而竟有如斯之法律,以圭臬于著述界之前途,亦咄咄怪事,咄咄怪事。(清 陶曾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

  • 1、这是什么茅草屋竟然历经百万年而不倒,实在是咄咄怪事!
  • 2、这样的咄咄怪事,怎会让人不奇怪,不生气。
  • 3、在任何时候这都不是一个好主意;在一个国家必须勒紧腰带的时候,这种提案的出现真是咄咄怪事
  • 4、从某些方面来说,这真是咄咄怪事
  • 5、这个兴盛一时的古文明区域居然消失无踪,真是咄咄怪事
  • 6、那还真巧了啊!你们的家长都用繁体字签名啊,连字迹的颜色都是一样的,我从事教育事业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如此咄咄怪事!
  • 7、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从前男女拥吻被视为咄咄怪事,现在则已经见怪不怪。
  • 8、在一个宣称人民至上的国度裡,竟然会发生这等迫害人权的咄咄怪事
  • 9、一个号称自由民主的政府,居然不允许人民发表自己的意见,岂非咄咄怪事
  • 10、咄咄怪事!南平有人卖三生丸,这北府军居然修炼我柳源家的秘法!我沉睡的这三年之中,柳源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 11、这是什么茅草屋竟然历经百万年而不倒,实在是咄咄怪事!
  • 12、这样的咄咄怪事,怎会让人不奇怪,不生气。
  • 13、在任何时候这都不是一个好主意;在一个国家必须勒紧腰带的时候,这种提案的出现真是咄咄怪事
  • 14、从某些方面来说,这真是咄咄怪事
  • 15、这个兴盛一时的古文明区域居然消失无踪,真是咄咄怪事
  • 16、那还真巧了啊!你们的家长都用繁体字签名啊,连字迹的颜色都是一样的,我从事教育事业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如此咄咄怪事!
  • 17、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从前男女拥吻被视为咄咄怪事,现在则已经见怪不怪。
  • 18、在一个宣称人民至上的国度裡,竟然会发生这等迫害人权的咄咄怪事
  • 19、一个号称自由民主的政府,居然不允许人民发表自己的意见,岂非咄咄怪事
  • 20、咄咄怪事!南平有人卖三生丸,这北府军居然修炼我柳源家的秘法!我沉睡的这三年之中,柳源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 读音:duō

    (动)表示呵叱。

  • 读音:guài

    (1)(动)奇怪:~事。

    (2)(动)觉得奇怪:大惊小~。

    (3)(副)〈口〉很;非常:~不好意思的|箱子太沉;提着~费劲的。

    (4)(名)怪物;妖怪(迷信):鬼~。

    (5)(动)责备;怨:这不能~他;只~我没交代清楚。

  • 读音:shì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