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语大全 胡服骑射的详情

shè

胡服骑射
  • 解释: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 出处:

    《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胡服骑射”不但使日渐衰弱的赵国得以振兴,而且对于当时和以后的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2、反观赵国,武灵王赵雍以“胡服骑射”大幅度提升国力之后,野心渐露。
  • 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就抛却了那繁重的全身战甲,变为轻便为主,也打造出了无敌于天下的赵国骑兵。
  • 4、据统计,出自邯郸的成语上百条。比如大家熟悉的“邯郸学步”、“胡服骑射”等,我们只要用心收集,会发现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 5、赵国是秦国的死敌,长平之战的硝烟犹在,胡服骑射的赵人一直都被视作秦军的强劲对手,作为扑灭反抗力量的箭矢,章邯绝不允许王离的风头盖过自己。
  • 6、它不仅见证了“胡服骑射”的伟大变革,也恰好处在当时中国农作区和牧业区的分界线上。
  • 7、骑兵成为独立兵种,大概要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不过真正把骑兵应用到战争中并取得辉煌战果的,是秦人。
  • 8、因此可以说这种变革,已经形成我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
  • 9、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有些年头了,一开始以脏乱差名闻天下,自从雄材大略的赵武灵王当国君后,推行“胡服骑射”。
  • 10、十四年前,赵国乘胡服骑射之威,北侵燕国,国力衰微的燕国做了三次顺应民意的抵抗后,不得不割让南部十六城与赵国,方才止住兵戈。
  • 读音:hú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

  • 读音:fú

    1. 衣裳:服装。制服。

    2. 穿衣裳: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

    3. 作,担任:服务。服刑。服兵役。

    4. 顺从:信服。佩服。降(xián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

    5. 习惯,适应:不服水土。

    6. 吃(药):内服。

    7. 乘,用:服牛乘(chéng )马。

    8. 姓。

    1.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两服药。

  • 读音:qí

    (1)(动)两腿跨坐(在牲口或自行车等上面):~马|~自行车。

    (2)(动)兼跨两边:~缝。

    (3)(名)骑的马;泛指人乘坐的动物。

    (4)(名)骑兵;也泛指骑马的人:轻~|铁~|车~。

  • 读音:shè

    1. 放箭:射箭。后羿射日。

    2. 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射击。扫射。发射。射程。射手。

    3. 气体或液体等受到压力迅速流出:喷射。注射。

    4. 放出光、热、电波等:射电。辐射。射线。照射。反射。

    5. 有所指:暗射。影射。

    1. 〔射干〕古书上的一种草,根可入药。

    2. 〔仆射〕中国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废。

    1. 〔无射〕a.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b.中国春秋时景王所铸钟名。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