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语大全 假途灭虢的详情

jiǎ

miè

guó

假途灭虢
  • 解释:

    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 出处:

    《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 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用借路的名义而消灭这个国家

  • 示例:

    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限荆州。

  • 1、帝国主义者惯于用假途灭虢之计,侵占别国领土,建立殖民地。
  • 2、堂哥,这分明是嵩山派假途灭虢之计!
  • 3、公孙攻打冀州甚急,趁主公未和韩馥撕破脸,将军可诈称引兵救助,以便就中取事,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
  • 4、俊?密勿多士??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 5、这是一个假途灭虢的方法。
  • 6、大汉历初平元年夏,术密谒其兄绍,劝其行假途灭虢之计,谋取冀州,绍阴然之。
  • 7、身居伯父家,无论条件怎样优越,都不免有一种假途灭虢之感。
  • 8、听说这事时,那位圣人正在看三国演义,刚看到周瑜要托名取川,实取荆州的章节,当即仿佛武乡侯附身:“堂哥,这分明是嵩山派假途灭虢之计!”。
  • 9、今叶飘零收吕布在前,拜孔明于后,乃图北伐之计,他日假途灭虢,君侯不可不防也。
  • 10、他用了假途灭虢的计策打败了敌人。
  • 11、身居伯父家,无论条件怎样优越,都不免有一种假途灭虢之感。
  • 12、这是一个假途灭虢的方法。
  • 13、听说这事时,那位圣人正在看三国演义,刚看到周瑜要托名取川,实取荆州的章节,当即仿佛武乡侯附身:“堂哥,这分明是嵩山派假途灭虢之计!”。
  • 14、秦国不向西周借道,是因为西周紧邻周天子所在,借道西周而对韩国发动战争,他惟恐天下诸侯指责秦国有假途灭虢之嫌,以伐韩为名而窥伺周之九鼎。
  • 15、堂哥,这分明是嵩山派假途灭虢之计!
  • 16、他用了假途灭虢的计策打败了敌人。
  • 17、俊?密勿多士??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 18、今叶飘零收吕布在前,拜孔明于后,乃图北伐之计,他日假途灭虢,君侯不可不防也。
  • 19、公孙攻打冀州甚急,趁主公未和韩馥撕破脸,将军可诈称引兵救助,以便就中取事,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
  • 20、大汉历初平元年夏,术密谒其兄绍,劝其行假途灭虢之计,谋取冀州,绍阴然之。
  • 21、帝国主义者惯于用假途灭虢之计,侵占别国领土,建立殖民地。
  • 22、堂哥,这分明是嵩山派假途灭虢之计!
  • 23、公孙攻打冀州甚急,趁主公未和韩馥撕破脸,将军可诈称引兵救助,以便就中取事,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
  • 24、俊?密勿多士??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 25、这是一个假途灭虢的方法。
  • 26、大汉历初平元年夏,术密谒其兄绍,劝其行假途灭虢之计,谋取冀州,绍阴然之。
  • 27、身居伯父家,无论条件怎样优越,都不免有一种假途灭虢之感。
  • 28、听说这事时,那位圣人正在看三国演义,刚看到周瑜要托名取川,实取荆州的章节,当即仿佛武乡侯附身:“堂哥,这分明是嵩山派假途灭虢之计!”。
  • 29、今叶飘零收吕布在前,拜孔明于后,乃图北伐之计,他日假途灭虢,君侯不可不防也。
  • 30、他用了假途灭虢的计策打败了敌人。
  • 31、身居伯父家,无论条件怎样优越,都不免有一种假途灭虢之感。
  • 32、这是一个假途灭虢的方法。
  • 33、听说这事时,那位圣人正在看三国演义,刚看到周瑜要托名取川,实取荆州的章节,当即仿佛武乡侯附身:“堂哥,这分明是嵩山派假途灭虢之计!”。
  • 34、秦国不向西周借道,是因为西周紧邻周天子所在,借道西周而对韩国发动战争,他惟恐天下诸侯指责秦国有假途灭虢之嫌,以伐韩为名而窥伺周之九鼎。
  • 35、堂哥,这分明是嵩山派假途灭虢之计!
  • 36、他用了假途灭虢的计策打败了敌人。
  • 37、俊?密勿多士??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 38、今叶飘零收吕布在前,拜孔明于后,乃图北伐之计,他日假途灭虢,君侯不可不防也。
  • 39、公孙攻打冀州甚急,趁主公未和韩馥撕破脸,将军可诈称引兵救助,以便就中取事,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
  • 40、大汉历初平元年夏,术密谒其兄绍,劝其行假途灭虢之计,谋取冀州,绍阴然之。
  • 读音:jiǎ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

    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1.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

  • 读音:tú

    (名)路;道路:旅~。

  • 读音:miè

    (1)(动)熄灭:火~了|灯~了。

    (2)(动)使熄灭:~灯|沙土可以~火。

    (3)(动)淹没:~顶。

    (4)(动)消灭;灭亡:自生自~|物质~。

    (5)(动)使不存在;使消灭:~蝇|长自己志气;~敌人威风。

  • 读音:guó

    (1)(名)周代诸侯国名。虢在今陕西宝鸡东;后迁到河南陕县东南。东虢在今河南郑州西北。

    (2)(名)姓。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