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语大全 至死不悟的详情

zhì

至死不悟
  • 解释:

    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 出处:

    唐·柳完元《临江之麋》:“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 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1、那些屡教不改,至死不悟的犯罪分子,最终难逃法网。
  • 2、这哪算?不过是几个化石老太婆至死不悟的怨念而已。
  • 3、静坐数十载,默背万卷经,固执以坐,日烧干锅,至死不悟,实可悲可叹矣。
  • 4、以旁门小法,易为见功,而俗流多得,互相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而败坏大道。
  • 5、整天只是吃斋念佛,不积极治病,致使病情日益加重,可他还至死不悟
  • 6、世人致目虚幻,无不叩头焚香,顶礼膜拜,枯坐禅定,日烧干锅,至死不悟,可悲可叹矣。
  • 7、可笑又可悲的是,崇祯帝至死不悟自己中了皇太极反间计,甚至连入清后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明末大才子张岱,也在书中把袁崇焕列为明朝逆臣。
  • 8、那些屡教不改,至死不悟的犯罪分子,最终难逃法网。
  • 9、这哪算?不过是几个化石老太婆至死不悟的怨念而已。
  • 10、静坐数十载,默背万卷经,固执以坐,日烧干锅,至死不悟,实可悲可叹矣。
  • 11、以旁门小法,易为见功,而俗流多得,互相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而败坏大道。
  • 12、整天只是吃斋念佛,不积极治病,致使病情日益加重,可他还至死不悟
  • 13、世人致目虚幻,无不叩头焚香,顶礼膜拜,枯坐禅定,日烧干锅,至死不悟,可悲可叹矣。
  • 14、可笑又可悲的是,崇祯帝至死不悟自己中了皇太极反间计,甚至连入清后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明末大才子张岱,也在书中把袁崇焕列为明朝逆臣。
  • 读音:zhì

    (1)(动)到:~今|~此|~死不屈。

    (2)(动)至于:甚~。

    (3)(副)极;最:~迟|~毒|~理|~亲|~上|~圣|~孝|~仁。

  • 读音:sǐ

    (1)生命终止。

    (2)(形)不顾生命;拼死:~战|~拼。

    (3)(形)表示达到极点:高兴~了|~顽固。

    (4)(形)不可调和的:~对头|~对手。

    (5)(形)不活动、固定:~脑筋|时间定~。

    (6)(动)不能通过:~胡同|堵~。

  • 读音:bù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读音:wù

    (动)理解;明白;了解;领会;觉醒:~出|~到。

支付扫码

所有赞助/开支都讲公开明细,用于网站维护:赞助名单查看

查看我的收藏

正在加载... ...